2025 年 11 月,苹果第四财季财报以 1024.66 亿美元营收创同期纪录、净利润暴增 86% 的业绩引爆市场,Meta AI 眼镜销量同比飙升 300%,工业富联三季度净利润激增 62%—— 一系列亮眼数据背后,是 AI 对消费电子产业链的深度重构。拥有 18 年科技投资实战经验的 “股神吴老师” 直言:“消费电子已告别单纯硬件迭代周期,进入 AI 驱动的结构性复苏新阶段,端侧 AI、智能终端创新等赛道将诞生一批翻倍牛股。”
本文结合行业数据、政策导向与吴老师实战经验,拆解 AI 如何重塑消费电子产业逻辑,详解核心赛道选股标准,通过实战案例教你捕捉复苏红利,并全面介绍吴老师的专属合作体系,助你在行业新周期中把握确定性机会。
一、产业变革:AI 如何引爆消费电子结构性复苏?
“很多投资者误以为消费电子是‘夕阳产业’,却没看到 AI 带来的底层逻辑变革。” 吴老师指出,当前行业复苏并非简单的需求反弹,而是技术重构、政策护航、需求升级三重力量共振的结果。
1. 技术重构:端侧 AI 开启产业新周期
“消费电子的核心增长引擎已从‘硬件升级’转向‘AI 赋能’,端侧 AI 的崛起是最明确的信号。” 吴老师结合华夏基金等机构解读分析,端侧 AI 将算力直接集成于手机、眼镜等终端,带来即时交互体验的革命性提升,催生全新产业生态:
“这不是局部升级,而是全产业链的价值重估。” 吴老师强调,仅端侧 AI 市场规模就将从 2025 年的 3219 亿元飙升至 2029 年的 1.22 万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40%。
2. 政策护航:“AI+” 行动筑牢复苏根基
“政策是消费电子复苏的‘稳定器’,从中央到地方的支持体系已经成型。” 吴老师梳理政策脉络发现,国务院《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 + 行动的意见》明确 2027 年新一代智能终端普及率超 70%,上海市跟进出台《智能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(2026-2027 年)》,形成 “中央指引 + 地方落地” 的政策闭环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