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老师在 11 月产业策略会上强调:“2017 年的紧缺是全面性的,而这次是‘高端稀缺、中端紧平衡’。晶圆大厂把 3nm 产能给 HBM、28nm 给 NAND,本质是用有限产能追逐最高毛利,这决定了紧缺的结构性特征不会短期逆转。”
(二)大厂态度:扩产分化与技术卡位
面对紧缺,全球晶圆代工大厂呈现 “头部扩产、二线谨慎” 的分化格局,其战略选择直接影响产业链利润分配:
“大厂的态度就是行业的‘天气预报’。” 吴老师在客户调研纪要中指出,“台积电和中芯国际的扩产是‘确定性增量’,而三星的技术卡位是‘弹性变量’,这三类厂商的供应链标的值得重点关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