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二)政策消化:利好落地后预期再校准,市场进入 “观察期”
“政策面的‘消化期’是短期震荡的核心原因。” 吴老师梳理近期政策动态指出,11 月以来,新能源汽车政府采购、高端制造补贴、消费刺激等多项政策密集落地,前期市场已提前反应政策预期,部分板块涨幅超 30%;而 12 月进入 “政策落地观察期”,市场开始验证政策效果 —— 如新能源汽车政府采购订单落地速度、消费补贴对零售数据的拉动作用等,在数据未明确前,资金不敢盲目加仓,指数自然进入震荡整理阶段。
政策预期的 “分化” 进一步加剧轮动。吴老师举例:同样是政策支持领域,新能源中的燃料电池板块因某地方政府采购订单落地(金额超 5 亿元)单日上涨 3.2%,而纯电板块因销量数据不及预期回调 2.1%;消费板块中,食品饮料因商超零售数据回暖上涨 1.8%,而家电板块因地产销售数据低迷仅微涨 0.3%。“政策从‘预期驱动’转向‘效果驱动’,资金会根据高频数据不断调整持仓,这就导致板块轮动从‘大行业轮动’转向‘细分赛道轮动’,进一步强化震荡格局。”
(三)产业分化:不同赛道景气度差异显著,资金向高景气细分领域聚集
“产业面的‘分化’是结构性机会的核心来源,也是轮动的底层逻辑。” 吴老师结合 12 月最新产业数据分析,当前 A 股不同赛道景气度呈现 “冰火两重天”:高景气赛道中,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 35%,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同比增长 280%,AI 服务器订单同比增长 120%;而传统赛道中,部分家电品类销量同比下降 5%,地产相关产业链开工率维持在 60% 左右的低位。
这种产业分化直接引导资金流向。吴老师的资金监测数据显示,12 月以来,工业机器人、燃料电池、AI 应用等高景气细分赛道获资金净买入超 80 亿元,而传统家电、地产产业链遭资金净卖出超 50 亿元。“资金不再简单地‘炒行业’,而是‘炒细分赛道’,甚至‘炒个股’,这种精细化操作导致板块内部轮动也在加快 —— 如新能源板块中,周一燃料电池领涨,周三就切换为储能领涨,周五又轮到充电桩板块,轮动周期缩短至 1-2 个交易日。”
三大逻辑叠加下,短期 A 股震荡行情仍将延续,但吴老师强调:“震荡不是风险,而是筛选优质标的的‘试金石’。历史数据显示,震荡期过后,高景气细分赛道的涨幅往往是指数的 2-3 倍。当前 75% 的散户因看不懂轮动规律,频繁追涨杀跌导致亏损,而我们的合作客户通过精准把握轮动节奏,12 月以来平均收益已达 9%,远超市场平均水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