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协议兼容能力:搭载小米自研的 MiLink 5.0 芯片,原生支持 Matter、WiFi 6E、ZigBee 3.0 等 12 种主流通信协议,可连接 mijia(米家)、yunmai 等生态内传感器及第三方品牌设备,兼容率较上一代产品提升 40%,打破 “设备孤岛” 僵局;
AI 自适应算力:内置 6 核 NPU 神经网络处理器,算力达 12TOPS,支持 100 + 场景模式自主学习,用户行为识别准确率超 95%,例如通过分析用户作息自动调节照明、温控设备,场景响应延迟低至 50ms;
分布式管理架构:采用 “主中枢 + 子节点” 布局,单台 MILOCO 可接入 200 + 智能设备,配合小米智能网关实现跨楼层信号全覆盖,覆盖面积较传统中枢设备提升 60%。
维度 | 行业现状(2024 年) | 变革趋势(2026 年预测) | 驱动因素 |
市场规模 | 890 亿元(年增速 18.3%) | 2100 亿元(年增速 45%) | 中枢设备渗透率提升至 35% |
技术主线 | 单一协议主导(WiFi 占比 62%) | 多协议融合(Matter 占比 58%) | MILOCO 带动协议标准化 |
竞争格局 | CR5=42%(分散竞争) | CR5=65%(头部集中) | 生态壁垒构建加速 |
核心自研环节:MiLink 5.0 芯片由小米旗下松果电子设计,采用中芯国际 14nm 工艺代工,芯片自给率达 70%;
生态合作环节:mijia 提供温湿度、人体感应等传感器(占小米生态传感器供应量的 65%),yunmai 供应智能健康监测设备,形成 “中枢 - 感知 - 执行” 完整链条;
第三方协同:与华为、美的达成协议兼容合作,带动第三方设备接入量月增 20 万台,生态辐射效应显著。
C 端消费觉醒:2025 年三季度国内智能门锁、扫地机器人等单品销量同比增长 28%,而带中枢联动功能的 “全屋套餐” 销量增速达 65%,年轻群体(25-35 岁)占比超 70%,“一站式智能家装” 需求旺盛;
B 端场景渗透:酒店、公寓等商业场景加速智能化改造,2025 年商业端全屋智能采购量同比增长 52%,小米与华住集团合作的智能酒店项目已落地 120 家,单店改造带动设备采购额超 80 万元;
海外市场增量:东南亚、欧洲市场全屋智能渗透率分别仅 8%、15%,MILOCO 海外版(支持多语言及本地化协议)计划 2026 年一季度上市,预计首年海外销量突破 100 万台。
顶层设计加码:“十四五” 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 “推动智能家居设备互联互通”,工信部牵头制定《智能家居互联互通标准》,2026 年将实现主要协议全兼容;
地方补贴落地:广东、浙江等地对全屋智能示范项目给予 20%-30% 补贴,上海推出 “智能家装消费券”,单户最高补贴 5000 元,直接拉动终端需求;
数据安全规范:《智能家居数据安全管理办法》明确设备厂商数据存储责任,倒逼行业龙头加大研发投入,小米 2025 年智能硬件研发费用同比增长 45%,技术壁垒持续强化。
芯片算力升级:全屋智能中枢芯片算力从 2023 年的 2TOPS 提升至 2025 年的 12TOPS,单位算力成本下降 60%,小米松果电子芯片毛利率达 32%,较行业平均高 8 个百分点;
通信协议统一:Matter 协议渗透率从 2024 年的 15% 升至 2025 年的 42%,协议兼容成本降低 50%,恩捷股份等通信模块厂商订单增速超 50%;
AI 算法迭代:场景识别准确率从 75% 提升至 95%,用户交互体验优化带动复购率提升至 35%,科大讯飞等 AI 算法提供商营收增速达 40%。
智能芯片:MILOCO 搭载的 MiLink 5.0 芯片带动 14nm 芯片需求增长,中芯国际 14nm 产能利用率提升至 90%,2025 年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 38%;全志科技为小米供应辅助处理芯片,市占率达 28%,净利润增速预测超 50%;
传感器:mijia 生态链企业汉威科技供应气体传感器,在小米生态内市占率超 70%,10 月营收同比增长 42%;汇顶科技指纹识别传感器配套小米智能门锁,出货量增长 35%,毛利率维持在 40% 以上;
通信模块:移远通信提供多协议通信模块,小米订单占比达 22%,海外业务增速超 60%,当前 PE(TTM)仅 25 倍,低于行业均值 32 倍。
中枢设备:小米集团自供 MILOCO 核心组件,英唐智控负责整机组装,小米订单占其营收比重达 30%,10 月产能利用率提升至 85%;
智能控制器:和而泰为小米供应温控、照明控制器,市占率超 25%,2025 年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 38%,海外订单占比突破 40%;
智能网关:拓邦股份网关产品配套小米生态,出货量增长 45%,毛利率达 28%,较行业平均高 5 个百分点。
智能硬件:石头科技扫地机器人接入 MILOCO 生态后销量增长 32%,2025 年净利润增速预测 40%;科沃斯高端机型兼容率提升至 90%,海外营收增长 55%;
AI 服务:科大讯飞为小米提供语音交互算法,服务收入同比增长 45%,算法授权毛利率达 60%;
系统集成:东软载波承接商业场景智能改造项目,小米合作项目占比达 25%,三季度营收环比增长 28%。
筛选标准:小米订单占比≥20%+2025 年净利润增速预测超 40%+ 技术专利≥80 项;
代表标的:
英唐智控(300131):MILOCO 整机组装主力供应商,小米订单占比 32%,2025Q3 营收同比增长 45%,当前 PE(TTM)30 倍,低于行业均值 15%,净利润增速预测 50%;
汉威科技(300007):mijia 生态核心传感器厂商,气体传感器市占率 72%,10 月出货量增长 42%,PE(TTM)28 倍,净利润增速预测 45%。
投资逻辑:直接受益 MILOCO 放量与生态扩张,短期弹性显著,2025Q4 预期收益 30%-35%。
筛选标准:细分赛道市占率≥25%+ 毛利率≥30%+2025 年净利润增速 25%-35%;
代表标的:
和而泰(002402):智能控制器龙头,小米温控设备订单占比 28%,市占率 26%,毛利率 32%,PE(TTM)35 倍,净利润增速预测 30%;
移远通信(603236):通信模块龙头,多协议模块市占率 30%,小米订单增速 55%,海外收入占比 58%,PE(TTM)25 倍,净利润增速预测 28%。
投资逻辑:具备规模效应与客户壁垒,业绩增长确定性强,适合中长期配置,2025Q4 预期收益 20%-25%。
筛选标准:PE(TTM)低于历史 30% 分位 + 股息率≥2.5%+Q3 业绩环比改善超 20%;
代表标的:
拓邦股份(002139):智能网关龙头,小米生态订单环比增长 30%,当前 PE(TTM)22 倍(历史分位 28%),股息率 2.8%;
东软载波(300183):系统集成服务商,商业智能改造订单增长 40%,PE(TTM)20 倍(历史分位 25%),股息率 3.0%。
投资逻辑:估值安全垫厚,业绩改善趋势明确,适合风险偏好较低客户,2025Q4 预期收益 15%-20%。
弹性仓位(30 亿元):18 亿元配置英唐智控、汉威科技(绑定小米生态,抓放量红利),12 亿元配置石头科技、科沃斯(下游硬件,享场景拓展收益);设置 “MILOCO 首月销量低于 30 万台” 预警线,触发则减持 15% 弹性仓位;
成长仓位(15 亿元):10 亿元配置和而泰、移远通信(龙头标的,锁规模效应),5 亿元配置智能家居 ETF(159799)(分散个股风险);
现金储备(5 亿元):若 MILOCO 预售量突破 80 万台(超预期信号),立即补仓弹性标的至 35 亿元。
底仓标的(60 万元):35 万元配置和而泰(龙头压舱)+25 万元配置拓邦股份(低估值安全垫),回调超 10% 补仓 10 万元;
波段标的(30 万元):18 万元配置英唐智控(高弹性)+12 万元配置 AI 算力 ETF(515070)(跟踪技术红利);MILOCO 销量超预期则加仓至 40 万元;
现金储备(10 万元):若行业渗透率数据低于预期,补仓底仓标的降低成本。
协同仓位(1200 万元):700 万元配置移远通信(通信模块供应商)+500 万元配置汉威科技(传感器合作方),保障供应链稳定并享采购折扣;
稳健仓位(600 万元):400 万元配置智能家居 ETF+200 万元配置货币基金(保流动性);
弹性仓位(200 万元):配置英唐智控(潜在代工伙伴),若 MILOCO 产能扩张则减持 50% 落袋。
产品销量不及预期:若 MILOCO 首季度销量低于 80 万台,将影响上游器件需求,需减持生态绑定标的;
价格竞争加剧:若华为、苹果跟进推出低价中枢设备(降幅超 20%),将压缩行业毛利率,需减持中游制造企业;
技术迭代风险:若毫米波雷达等新技术快速替代现有传感器,需调整硬件标的配置;
数据安全风险:若出现重大数据泄露事件,将引发政策收紧,需减持生态应用类标的。
监测维度 | 核心指标 | 阈值触发动作 |
需求监测 | MILOCO 销量、全屋智能渗透率 | 销量降 30%/ 渗透率升幅<5% 减持 |
竞争监测 | 龙头产品价格、市占率变动 | 价格降 20%/ 市占率降 5% 调整 |
技术监测 | 新技术渗透率、芯片算力升级节奏 | 新技术占比超 15%/ 算力升幅<10% 调仓 |
资金监测 | 北向资金流向、公募持仓变动 | 单日流出超 50 亿 / 持仓降 8% 减持 |
上游芯片与传感器:受益 MILOCO 量产,英唐智控、汉威科技 12 月预期收益 30%-35%;
中游智能控制器:和而泰、拓邦股份订单增速超 40%,预期收益 20%-25%;
下游生态硬件:石头科技、科沃斯场景适配带动销量增长,预期收益 15%-20%。
吴老师股票合作:金融产品每周见 —— 医药行业基金:从投资能力分析到基金经理画像
2025-11-19
吴老师股票合作:北交所 2025 年 11 月点评 —— 新能源调整下的缩量冰点......
2025-11-19
吴老师股票合作:SOFC 深度报告 —— 北美负荷拐点下的产业掘金机遇
2025-11-19
吴老师股票合作:电力设备行业周报 ——10 月动力电池装车量稳步增长 产业链机遇......
2025-11-19
2025-11-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