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投资不仅获得了稳定收益,更通过信用债市场数据掌握了上下游行业的经营状况,为生产决策提供了参考。” 刘总表示,其配置组合本周浮盈 1.8 万元,且成功规避了 2 家高风险供应商。
五、操作指南:全周期信用风险管理流程
基于本周市场特征,吴老师总结出短融中票投资的 “监测 - 应对 - 调整” 全周期操作框架:
(一)日常监测:三大核心指标体系
政策监测:每日跟踪证监会新规进展、央行公开市场操作,若出现 MLF 加量续作超 2000 亿元,可适度提升中长端仓位占比;
信用监测:建立 “主体评级 - 逾期数据 - 现金流” 三维跟踪表,对持仓标的每周更新一次,出现评级下调立即止损;
市场监测:每日计算 “信用利差偏离度”(当前利差 / 历史均值),偏离度超 40% 即纳入重点关注名单。
(二)信号应对:四类情景的操作策略
情景类型 | 触发条件 | 操作策略 |
轻度调整 | 短融收益率上行≤15BP,利差走阔≤10BP | 维持仓位,逢低增持估值修复标的 |
中度调整 | 短融收益率上行 15-30BP,利差走阔 10-20BP | 减持 50% 卫星仓位,核心仓位不动 |
重度调整 | 短融收益率上行>30BP,利差走阔>20BP | 卫星仓位全清,核心仓位减至 50%,现金储备提升至 40% |
政策对冲 | 央行出台专项稳债市工具 | 加仓至满仓,重点配置 AA + 级中票 |
(三)组合调整:动态再平衡机制
每周进行组合再平衡,确保核心仓位占比不低于 60%,当某只标的收益率达到目标价后,采用 “阶梯式减持” 策略:达到止盈线减持 50%,超止盈线 5BP 再减持 30%,剩余 20% 留作观察仓位。
六、风险预警:当前市场的四大核心风险点
吴老师结合本周市场变化,特别提示四类需重点防范的风险:
(一)赎回压力超预期风险
若新规正式落地后,短期纯债基金赎回比例突破 40%(当前测算上限 35%),将导致短融中票抛压激增,收益率上行幅度可能超过 40BP。吴老师建议设置 “组合净值回撤 2%” 的止损线,触发即减持所有卫星仓位。
(二)信用事件扩散风险
航天宏图的信用恶化可能引发市场对科技制造行业的 “一刀切” 抛售,导致优质企业债券被错杀。需建立行业信用资质矩阵,区分 “个体风险” 与 “行业风险”,对行业景气度向上的优质标的可逢低布局。
(三)政策落地时点风险
若赎回费率调整新规提前至 12 月落地,市场可能出现 “抢跑式赎回”,加剧短期波动。需每日跟踪证监会官网动态,新规落地前 1 周将现金储备提升至 20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