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巴菲特说‘威廉姆斯的估值方法是正确的’,因为它锚定的是‘公司的未来盈利能力’,而非‘短期股价波动’—— 这是区别‘投资’与‘投机’的关键。” 吴老师强调。
六、商业智慧与宏观:这些书,建立 “多元思维模型”
“投资不是‘单点作战’,而是‘多元思维的综合应用’—— 要懂商业、懂宏观、懂人性,才能穿越牛熊。” 吴老师通过《穷查理宝典》《就业,利息和货币通论》等书籍,构建起 “跨领域的思维体系”。
1. 《穷查理宝典》(彼得・考夫曼):多元思维模型的 “启蒙书”
查理・芒格强调 “要掌握 100 个思维模型”,吴老师将其简化为 “投资必备的 5 个模型”:
2024 年,吴老师用 “护城河模型 + 概率模型”,判断某半导体设备企业(技术护城河深、成功概率超 90%),推荐后收益达 85%。
2. 《就业,利息和货币通论》(约翰・梅纳德・凯恩斯):宏观投资的 “钥匙”
凯恩斯的 “宏观经济理论”,让吴老师学会 “从宏观看行业”:
2025 年美联储释放降息信号,吴老师参照凯恩斯理论,建议客户加仓科技股与港股,两个月收益达 22%。
“宏观不是‘玄学’,而是‘投资的背景板’—— 不懂宏观的投资者,就像在暴风雨中划船,不知道方向在哪里。” 吴老师说。
七、指数基金与传记:普通投资者的 “捷径” 与 “榜样”
“不是所有人都有时间研究个股,指数基金是普通投资者的‘最优解’;而巴芒传记,则是投资理念的‘精神榜样’。” 吴老师通过约翰伯格与巴芒传记,为不同投资者提供 “适配的路径”。
1. 约翰伯格的书(《共同基金常识》):指数基金的 “圣经”
伯格强调 “低成本、长期持有指数基金”,吴老师将这一理念推荐给 “没时间、没精力研究个股” 的投资者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