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元周期关联度:重点关注 “大宗商品营收占比≥50%” 的资源型企业。以巴西淡水河谷为例,其铁矿石、铜产品营收占比达 75%,与美元指数负相关性达 - 0.8,属于 “强周期共振型标的”;而某东南亚制造业企业海外营收占比虽高,但以美元结算且无大宗商品敞口,周期关联度仅 0.2,需规避。
政策支持力度:采用 “政策受益系数”(政策覆盖领域营收占比 × 政策力度评分)筛选。韩国三星电子因半导体业务获研发补贴、回购政策双重支持,系数达 0.7;而某韩国传统制造业企业仅享受股息税优惠,系数不足 0.3,成长确定性较弱。
(二)第二维度:估值安全垫,筛选高性价比标的
吴老师通过 “估值分位差 × 盈利增速比” 复合模型,测算标的安全边际与成长潜力:
(三)第三维度:资金共振性,制定跨市场配置策略
针对不同风险偏好的散户,吴老师结合汇率对冲需求,设计差异化的新兴市场配置方案:
保守型散户:聚焦 “高股息 + 低波动” 品种,新兴市场仓位占比不超过 15%,搭配人民币资产对冲汇率风险。例如:香港股息 ETF(5%)+ 韩国三星电子(5%)+ 长江电力(25%)+ 现金(65%),预期年化收益 8%-10%,最大回撤控制在 5% 以内。
稳健型散户:采用 “核心龙头 + 商品联动” 组合,新兴市场仓位占比 25%-30%。例如:中国互联网 ETF(10%)+ 巴西矿业龙头(8%)+ 韩国造船业龙头(7%)+ 贵州茅台(20%)+ 现金(55%),预期年化收益 12%-15%,通过多元配置分散单一市场风险。
进取型散户:适度配置 “高弹性 + 早周期” 标的,新兴市场仓位占比不超过 20%,搭配外汇对冲工具。例如:南非贵金属标的(5%)+ 韩国 AI 相关企业(7%)+ 中国半导体龙头(8%)+ 黄金 ETF(10%)+ 现金(70%),预期年化收益 15%-20%,通过黄金对冲汇率波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