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三)“别人用得好” 不等于 “自己用得顺”,适配性比 “排名” 更重要
常有人问吴老师:“我朋友用 XX 软件赚了钱,说它是‘排名第一’,我是不是也该用?” 但吴老师总会反问:“你朋友是短线高手,还是长期价值投资者?你和他的炒股习惯一样吗?”
他举了个典型例子:某短线高手喜欢用 “Level-2 行情” 看实时买卖盘,所以觉得带这个功能的软件 “最好”;但对新手来说,“Level-2 行情” 里的 “十档买卖”“逐笔成交” 太复杂,根本用不上,反而不如能快速查 “PE”“净利润” 的软件实用。“就像有人喜欢用键盘打字,有人喜欢用语音输入,没有绝对的‘好’,只有‘适合’。” 吴老师总结:“新手选软件,先看‘是否适配自己的炒股阶段’—— 入门期选‘简单实用’的,进阶期再根据需求加功能,比盲目跟风‘排名’强。”
二、吴老师拆解:新手必备的 4 大核心功能,有这些就够了
既然没有 “排名第一” 的软件,那新手该怎么选?吴老师结合新手的炒股需求,提炼出 “4 大核心功能”—— 只要软件满足这 4 点,就是适合新手的 “好工具”,多余的功能可以暂时忽略。
(一)行情查看:能清晰看 K 线、分时图,就是 “合格线”
对新手来说,炒股的第一步是 “看行情”,所以软件的 “行情查看功能” 必须直观、好懂。吴老师教新手从 3 个维度判断:
1. 基础行情要全:K 线、分时图、均线 “一键调”
打开软件的个股页面,必须能快速找到这 3 个基础元素:
“曾有新手用的软件,K 线图藏在‘深度分析’模块里,点 3 次才能找到,每次看行情都要浪费时间。” 吴老师提醒:“好的软件,K 线和分时图应该在个股页面的‘最显眼位置’,均线开关也在旁边,新手不用找来找去。”
2. 行情更新要快:延迟不超过 3 秒
炒股时行情瞬息万变,比如某股突然直线拉升,若软件延迟 10 秒才显示,新手可能错过买入时机。吴老师建议新手选软件时,做个 “小测试”:打开某只热门股(比如贵州茅台、宁德时代),对比软件行情和财经网站的实时行情,若延迟在 3 秒以内,就是合格的;若延迟超过 5 秒,果断放弃。
“之前有个学员用的小众软件,行情延迟常达 10 秒,有次看到股票涨了 5% 想卖,结果软件显示的还是 3% 的涨幅,等他下单时,股价已经跌回 2%,少赚了不少钱。” 吴老师说:“行情更新快,是炒股软件的‘底线’,再便宜的软件,若延迟高,也不能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