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进一步举例:“某 A 股新能源电池龙头企业,2024 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 20%,PE 仅为 28 倍,而日本同类企业的 PE 高达 40 倍,且业绩增速仅为 10%—— 外资在抛售日本新能源企业后,自然会优先配置这家 A 股龙头,因为它既有业绩支撑,估值又合理,长期收益确定性高。”
3. 受益于 “日元贬值” 的进口依赖型板块
对于 A 股中依赖日本进口原材料、零部件的企业,日元贬值会直接降低其进口成本,进而提升毛利率和净利润,这类板块也会迎来阶段性机会。吴老师以电子制造板块为例:“某 A 股智能手机组装企业,每年需要从日本进口大量的电子元件(如电容、电阻),这些元件的采购成本占总成本的 30%。日元贬值 10%,意味着该企业的进口成本降低 3%,若其他条件不变,其净利润率可能提升 1-2 个百分点 —— 这种‘成本下降带来的盈利改善’,会直接反映在股价上,是投资者可以把握的短期机会。”
类似的还有部分化工企业(依赖日本进口的高端化工原料)、汽车零部件企业(依赖日本进口的精密轴承、密封件),只要这些企业的进口依赖度较高,且日元贬值幅度较大,就可能迎来成本端的利好。
(三)实战操作技巧:从 “选方向” 到 “定标的”,三步落地
找到机会方向后,很多投资者仍会困惑:“如何从众多板块中选出具体的标的?”“买入时机该如何把握?” 吴老师结合自己的实战经验,总结出 “三步落地法”,帮助学员将策略转化为具体操作。
第一步:用 “三维筛选法” 选标的
吴老师建议,从 “替代能力 / 受益程度、基本面、估值” 三个维度筛选标的,确保选出的个股既有机会逻辑,又有基本面支撑,且估值合理。
吴老师举例:“在半导体材料板块,我们筛选出某企业:国产替代率已达 40%(高于行业平均的 20%),近 3 个季度净利润增速分别为 30%、25%、28%(持续增长),PE 为 35 倍(低于行业平均的 45 倍)—— 这样的个股既符合替代机会逻辑,又有基本面和估值支撑,是优质标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