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投资者把 “反内卷” 视为行业口号,但吴老师团队通过跟踪 2023-2025 年行业数据发现,这一趋势已实实在在推动化工企业盈利改善,核心逻辑可拆解为三点:
1. 从 “低价抢单” 到 “质量竞争”,行业盈利中枢上移
“前几年基础化工行业的内卷,本质是‘产能过剩 + 产品同质化’导致的低价竞争”,吴老师举例:2023 年有机硅行业产能过剩 15%,部分企业为抢占市场,将 DMC 价格降至 13000 元 / 吨(低于成本线),全行业超 60% 企业亏损;
而 2025 年随着小产能出清、龙头企业主导定价,行业从 “低价抢单” 转向 “质量竞争”—— 头部企业通过提升产品纯度(如电子级有机硅纯度达 99.999%)、开发高附加值产品(如新能源用耐高温有机硅),产品溢价率达 20%-30%,合盛硅业电子级有机硅毛利率达 55%,远超普通产品的 25%;
数据显示:2025 年基础化工行业平均毛利率达 28%,较 2023 年提升 10 个百分点,其中有机硅、氟化工(含 R134A)板块毛利率分别达 32%、35%,印证了反内卷的盈利改善效果。
2. 行业集中度提升,龙头企业掌握定价权
“反内卷的核心结果是行业集中度提升,龙头企业从‘价格接受者’变为‘定价主导者’”,吴老师跟踪的行业数据显示:
3. 技术投入增加,从 “规模扩张” 到 “技术壁垒”
“反内卷不是停止竞争,而是从‘规模竞争’转向‘技术竞争’,有技术壁垒的企业才能长期盈利”,吴老师以两家企业对比为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