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地产、传统基建等板块仅各有 3-5 只个股入围,且多为 “低市值标的”,平均单日净买入额不足 0.3 亿元,反映融资资金对 “低景气度板块” 的谨慎态度。
(二)市值与业绩:聚焦 “中大盘 + 高盈利” 标的
从市值规模看,84 只个股中,市值 500 亿以上的中大盘股占 52 只(61.9%),300-500 亿的中盘股占 21 只(25%),300 亿以下的小盘股仅 11 只(13.1%),融资资金 “偏爱大盘、规避小盘” 的特征明显:
从业绩角度看,84 只个股中,2025 年 Q3 净利润同比正增长的有 76 只(90.5%),其中增速超 20% 的有 41 只(48.8%);仅有 8 只个股业绩下滑,且多为 “转型期标的”(如某消费电子股,因布局 AI 硬件导致短期利润承压)。这说明融资资金并非 “盲目买入”,而是优先选择 “业绩确定性强” 的标的 —— 吴老师团队统计,业绩正增长标的后续 10 日平均涨幅达 5.2%,远超业绩下滑标的的 1.8%。
(三)资金持续性:3 类标的差异显著,避免 “单日狂欢”
并非所有连续融资净买入的个股都有 “长期机会”,吴老师团队根据 “连续净买入天数 + 单日净买入额稳定性”,将 84 只个股分为 3 类,差异显著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