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种 “生态协同” 不仅降低了小米汽车的营销与渠道成本(占营收比例仅 8%,低于行业平均 15%),更快速提升了品牌认知度,为量产规模的扩张铺平了道路。
二、A 股产业链机遇:3 大板块 12 只核心标的,业绩弹性可量化
小米汽车 50 万辆下线 + 2025 年 120 万辆交付计划,将直接拉动上游原材料、中游核心零部件、下游后市场的需求。吴老师团队通过 “订单占比、业绩弹性、合作深度” 三大指标,筛选出 A 股 3 大受益板块的核心标的,避免用户陷入 “伪供应链” 陷阱。
(一)上游核心材料:电池、芯片、轻量化材料,直接受益量产扩张
上游材料是小米汽车量产的 “刚需环节”,尤其是电池、车载芯片、一体化压铸用铝合金,需求增速与小米交付量直接挂钩:
动力电池:宁德时代、亿纬锂能(订单占比超 70%)
车载芯片:中科创达、全志科技(智能座舱 + 智驾芯片)
轻量化材料:中国铝业、云海金属(一体化压铸用铝合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