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二)维度 2:关键品类 “无中国不活”,高端与大众品类双重依赖
日本水产品对中国的依赖,并非单一品类,而是覆盖 “高端食材” 与 “大众加工原料”,形成全品类依赖格局:
高端食材:中国是唯一 “消费力匹配市场”
日本金枪鱼、鳗鱼等高端水产品,长期依赖中国高端餐饮与日料市场:2022 年日本对华出口金枪鱼 126 亿日元,占其金枪鱼全球出口的 38%,其中超低温金枪鱼(用于高端日料)对华出口占比达 62%。中国日料市场规模 2022 年达 6800 亿元,是全球最大日料市场,而欧美日料市场规模仅为中国的 1/3,且偏好本土海鲜,对日本金枪鱼需求有限 —— 中方暂停进口后,日本超低温金枪鱼价格暴跌 45%,部分加工企业不得不将金枪鱼制成罐头低价出售,毛利率从 35% 降至 12%。
大众加工原料:中国是 “全球最大加工基地”
日本扇贝、鱿鱼等大众品类,大量出口至中国作为加工原料(如扇贝柱、鱿鱼丝),再通过中国加工企业出口至全球:2022 年日本对华出口扇贝 223 亿日元,其中 80% 用于中国加工企业的扇贝柱生产,这些扇贝柱最终出口至欧美、东南亚市场,占全球扇贝柱贸易量的 40%。中方暂停进口后,中国加工企业转向俄罗斯、朝鲜采购扇贝,日本扇贝价格从 2022 年的 800 日元 / 公斤降至 2025 年的 320 日元 / 公斤,仍无人问津。
小众特色品类:中国是 “唯一认知市场”
日本海胆、真鲷等小众特色水产品,因中国消费者对 “日本海鲜” 的认知度高,成为专属市场:2022 年日本对华出口海胆 48 亿日元,占其海胆全球出口的 75%,而欧美消费者对海胆接受度低,东南亚消费力不足,导致中方暂停进口后,日本海胆大量滞销,渔民不得不以 100 日元 / 公斤的价格出售(仅为原价的 1/5)。
(三)维度 3:产业链就业 “深度绑定”,超 200 万人依赖中国市场
日本水产品对中国市场的依赖,不仅体现在经济数据上,更关联着庞大的就业群体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