仓位配置:按 “优先行业 40%、次优先行业 30%、防御行业 30%” 配置,单只个股仓位不超过 10%;
切换执行:当原持有行业的轮动信号减弱(如资金开始流出),且新行业信号增强时,分 2-3 天完成切换(第一天卖 30%、买 30%,第二天卖 30%、买 30%),避免冲击成本。
案例:2023 年消费与科技的轮动执行
散户小李 2023 年 5-6 月执行消费向科技的轮动:
信号监测:5 月科技行业资金连续 5 天净流入(合计 80 亿),半导体景气度(订单增速)从 20% 升至 35%,相对强度上升 12%,信号强度第一;
强度排序:科技(100 分)> 消费(70 分)> 医药(60 分);
标的筛选:科技行业选择半导体龙头(中芯国际、北方华创);
仓位配置:科技 40%、消费 30%、医药 30%;
切换执行:6 月 1 日卖 30% 消费、买 30% 科技,6 月 2 日卖 30% 消费、买 30% 科技,两天完成 60% 仓位切换。
切换后 1 个月,科技行业上涨 20%,消费行业下跌 5%,小李通过轮动多赚 25%。
不同风险偏好的轮动组合:从保守到进取的差异化配置
风险偏好不同,轮动组合的配置需有显著差异。保守型散户侧重防御,进取型散户可更激进,吴老师为不同类型散户设计了轮动组合模板。
保守型散户(可接受最大回撤≤10%)
轮动标的:以防御性行业为主(消费、医药),搭配少量周期行业(地产、公用事业);
切换频率:每 3-4 个月切换一次,避免高频操作带来的风险;
仓位控制:单行业仓位不超过 25%,现金储备 20%,下跌时可加仓;
案例:2023 年组合为 “消费 40%+ 医药 30%+ 公用事业 30%”,轮动两次,总收益 15%,最大回撤 7%。
平衡型散户(可接受最大回撤 10%-20%)
轮动标的:均衡配置周期、成长、防御行业(如地产、科技、消费);
切换频率:每 2-3 个月切换一次,兼顾收益与风险;
仓位控制:单行业仓位不超过 30%,现金储备 10%;
案例:2023 年组合为 “地产 30%(1-3 月)→科技 30%(4-6 月)→消费 30%(7-9 月)”,总收益 25%,最大回撤 12%。
进取型散户(可接受最大回撤 20%-30%)
轮动标的:以成长型行业为主(科技、新能源),搭配少量周期行业(工业、材料);
切换频率:每 1-2 个月切换一次,捕捉短期轮动机会;
仓位控制:单行业仓位可至 40%,现金储备 5%,充分把握机会;